乔治五世 (1865-1936)
乔治五世 (1865-1936)from the Wikipedia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乔治五世
George V
Full-length portrait in oils of George V
乔治五世像
英国君主印度皇帝
在位 1910年5月6日 – 1936年1月20日
加冕 1911年6月21日
前任 爱德华七世
繼任 爱德华八世

配偶 玛丽王后
子嗣
全名
乔治·弗雷德里克·厄内斯特·阿尔伯特
家族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温莎王朝
父親 爱德华七世
母親 亚历山德拉皇后
出生 1865年6月3日(1865-06-03)
 英國伦敦马尔堡府
過世 1936年1月20日(70歲)
 英國诺福克郡桑德林汉姆府
安葬 1936年1月28日
圣乔治礼拜堂
簽章

乔治五世英语George V,1865年6月3日-1936年1月20日),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尔伯特George Frederick Ernest Albert),爱德华七世亚历山德拉皇后的次子。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溫莎王朝的開創者。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表弟。现時在位的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祖父。

早年生活与教育[编辑]

5岁时的乔治王子,摄于1870年

喬治五世於1865年6月3日生於英國倫敦馬爾堡府,是當時的威爾士親王愛德華王子王妃亞歷山德拉的次子。父親是維多利亞女王阿爾伯特親王的長子,母親則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長女。喬治在1865年7月7日於溫莎城堡聖喬治禮拜堂受洗。他的童年大部分在諾福克度過,不過也常去倫敦和其父親威爾士親王的莊園。他和兄長阿尔伯特王子一起師從道爾頓牧師。

當時喬治王子由於是次子,他是王位的第三順位繼承人,排在其父王與長兄阿尔伯特王子之後。喬治王子只比哥哥小17個月,兩個王子同時接受教育。約翰·尼爾·達爾頓在1871年被任命為他們的家庭教師。然而愛德華七世認為“軍隊是對任何男孩子最好的訓練”[1],1877年9月,在道爾頓牧師陪同下,兩位王子作為海軍學員,被派到達特勞斯的“不列顛”號戰艦上,接受航海教育。喬治王子是最年輕的海軍學員。他和阿尔伯特王子在道爾頓陪同下,登上訓練艦“巴坎蒂爾”號。 1879-1882​​年服役期間,兩位王子在家庭教師達爾頓的陪同下,遊覽了在加勒比地區南非澳大利亞的英國殖民地,還去了美國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南美洲地中海埃及東亞[2]日本,乔治王子还请了当地的艺术家在他的手臂上纹上了红蓝两色龙的紋身。

喬治18歲時,兩位王子分開了。 阿尔伯特王子到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接受教育,為他繼承王位作好準備,而喬治王子則一生在海軍中做一名職業軍官。喬治王子對科學文化不感興趣,但他卻成了一名出色的海軍軍官。到1889年中期,他就成為一艘魚雷艇的艇長。 1891年,他升為海軍中隊長[3]。不過,晉升不久他就害上了一場嚴重的傷寒。傷寒病標誌著喬治的海軍現役生涯告一段落。喬治服役期間,一直受命於他的叔父愛丁堡公爵阿爾弗雷德親王。在此期間他愛上了愛丁堡公爵的女兒玛丽郡主。其後,喬治又愛上了另一位叫瑪麗的符騰堡王國郡主。而其長兄阿尔伯特王子卻與玛丽郡主訂婚,令兩兄弟感情出現破裂。 1892年1月14日,喬治寫信給他的奶奶維多利亞女王說:「沒有任何兩個人能超越我們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 阿尔伯特王子在正式宣布訂婚消息的六週後,意外地死於肺炎。

受封约克公爵[编辑]

維克托王子死後,喬治王子被封為“約克公爵”,進入上議院[4]。在27歲時,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接受教育,主要是師從貝吉和攻讀英國憲法及德語[5]

婚姻[编辑]

乔治服役期间,一直受命于他的叔父——爱丁堡公爵阿尔弗雷德亲王。在此期间他爱上了爱丁堡公爵的女儿玛丽郡主。他的祖母及双方父亲都很赞成,但他们的母亲,即威尔士王妃亚历山德拉和爱丁堡公爵夫人并不看好这一对,尤其是后者坚决反对。玛丽郡主后来嫁予羅馬尼亞王儲斐迪南。 而喬治後來又愛上同叫瑪麗的符騰堡王國郡主。可惜當時的瑪麗已經與兄長 阿爾伯特王子訂婚。後來 阿爾伯特王子早逝,瑪麗郡主便下嫁喬治五世,成為英國的瑪麗皇后。

成为威尔士亲王[编辑]

George at Montreal and Quebec, 1901

維多利亞女王於1901年1月22日死後不久,愛德華七世繼位,喬治被封為威爾士親王。作為王位繼承人,喬治出訪了澳大利亞、新西蘭、愛爾蘭、加拿大和印度。他成為一位強有力的公眾演說家。為了維護帝國的統治,他明顯地不僅關心英國人民的福利,也關心組成大英帝國的所有領地的居民。 [6]

Painting of the Duke opening the first Parliament of Australia on 9 May 1901

加冕[编辑]

1910年5月6日,愛德華七世去世,喬治繼位,王號為英皇喬治五世。 1911年6月23日,喬治五世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

在位期间[编辑]

憲法修正案[编辑]

喬治五世即位時,國際和國內局勢錯綜複雜。儘管大英帝國的統治仍然牢固,但在靠近英國的地方並不安全。上下兩院的紛爭導致了嚴重的憲法危機。嚴峻的形勢,逼迫他開始全面恢複祖母的勤政和改革作風。 1910年11月17日,他簽署命令,增補貴族封號,以此削減上議院的權力,保證下議院對法案的主導權。這被稱爲20世紀最重要的憲法修正案,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通過王權的自我削弱,度過了一場危機。

爱尔兰冲突[编辑]

愛爾蘭和英國的衝突,是使喬治五世最感到不安的問題。喬治五世最關心的是避免內戰威脅。根據喬治五世的建議,1914年7月,英國政府的代表和愛爾蘭以及北愛爾蘭代表,在白金漢宮會晤,試圖達成協議。會議沒有成功,但創造了進行談判的良好開端。愛爾蘭復活節起義雖被成功鎮壓,但與叛軍的停戰協定的簽字並未立即恢復和平狀態,並未持久解決那裡充滿危險的爆炸性局勢。俄國爆發了震驚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俄國的革命意味著,君主制即使在相當有基礎的國家也可能被推翻。喬治五世從維護王室統治立場出發,小心翼翼地插手處理分裂性的愛爾蘭問題,以證明君主制在英國繼續存在是必要的。國王建議國會採取溫和的和解政策,鋪平了達成協議的道路,從而結束了長達5年的暴亂和苦難。

第一次世界大戰[编辑]

在英國政府和愛爾蘭的會議結束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以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為一方,與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開戰。英國宣稱將站在俄國和法國一邊。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是喬治五世的表兄,他認為英國的聲明只不過是嚇唬人。德皇威廉二世判斷錯了,喬治五世曾不止一次明確宣布英國的立場。在為期4年的戰爭期間,喬治五世全力以赴地支持戰爭勝利。他視察陸軍和海軍部隊、醫院、工廠和船塢。他向國庫作捐獻,在一名議員的建議下,戒了酒並遵守配給規定。他在法國視察部隊時從馬背上摔下,骨盆嚴重摔傷。他還把兩個王子送到軍中服役。

開創溫莎王朝[编辑]

1914年,一戰爆發,英德交戰,英軍節節敗退。英國的反德情緒高漲,英國人不再養德國小獵犬,有德國血統的官員被罷免,宮廷裡唯一來自德國的侍女被遣送回國。

因為英國自1714年以來,歷代王室的始祖是喬治一世,喬治一世是德國人,是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漢諾威選帝侯夫人蘇菲亞的兒子。英國國會為避免英國王位再次落入天主教信徒手上,根據王位繼承法邀請他---新教後代來英國繼承王位。 1917年7月17日,喬治五世於1917年7月17日做出一個重要決定,爲表明與有親戚關係的德國君主血戰到底的決心,王室不再採用祖父阿爾伯特的德國姓氏“哥達”,以皇家城堡溫莎堡之名,改姓“溫莎”,這是一個典型的英國姓氏,這一舉動得到大量的民意支持,可說是眾望所歸。隨後,喬治五世封存了王宮的酒窖,停止了宮廷宴會,頻繁視察軍隊,慰問傷員,走訪兵工廠。 1918年11月11日停戰協定簽字,一次世界大戰以英國所在的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群眾在白金漢宮前歡呼。因此,當歐洲大陸紛紛改建共和時,溫莎王室卻贏得了英國人的熱烈擁戴。

大蕭條[编辑]

戰爭讓英國經濟一蹶不振。 1929年,“大蕭條”席捲資本主義各國。這是喬治五世一生中最困難的時期,他臥病在床達半年之久,而此時,英國保守黨最終倒台,工黨上台。工黨上台不久,由於國際經濟的大蕭條,國內失業數字上升導致工黨遇到了空前的政治危機,英國首相麥克唐納對此束手無策。在不景氣的形勢下,沒有哪一個黨能博得團結全國所需的公眾信任。喬治五世感覺到了英國工商業形勢的嚴重性。他於是帶頭作出反應,自動減少年俸,號召王室和全國厲行節約。同時,喬治五世積極促進了由保守黨、工黨等不同派別民族政府的組成。

1931年8月22日,喬治五世接見了麥克唐納,斷然拒絕他辭職的請求。他鼓勵麥克唐納不要輕言放棄,並親自出面,讓英國三大黨派的領導人坐到一起,組建了聯合政府。這一擧措,打破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以來“國王不得主導國家權力”的悠久傳統。但沒有人指責喬治五世,大家都爲國王在危急時刻果斷出手而深感慶幸。

驾崩[编辑]

1932年聖誕節,喬治五世對著英國廣播公司的麥克風,向分佈在世界各個角落的臣民發表聖誕講話,鼓勵大家戰勝經濟危機:“我現在坐在家裡,向大家發表我內心由衷的祝福。”無數平民第一次聽到國王的聲音。這極大地鼓舞了英國低迷的士氣,喬治五世的威望由此達到了巔峰。

喬治五世晚年正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他與民眾共赴國難,廣受歡迎和尊敬。 1936 年喬治五世逝世,舉國哀痛,遺體運到威斯敏特大教堂,有將近100萬人不分白天黑夜前來憑弔。英國的群眾愛戴喬治五世,是由於真正認識到,喬治五世作為一代君主所取得的傑出成​​就,是感激他在過去整整25年,國內外大變動中所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

乔治五世,摄于1923年

家庭[编辑]

子女[编辑]

肖像 名字 出生日期 去世日期 备注
Bundesarchiv Bild 102-13538, Edward Herzog von Windsor.jpg 爱德华八世 1894年6月23日 1972年5月28日 华里丝·辛普森(1896年6月19日-1986年4月24日)结婚;无子嗣。
King George VI of England, formal photo portrait, circa 1940-1946.jpg 乔治六世 1895年12月14日 1952年2月6日 伊麗莎白·鮑斯-萊昂(1900年8月4日-2002年3月30日)结婚;有2女。
Mary, Princess Royal and Countess of Harewood.jpg 玛丽长公主 1897年4月25日 1965年3月28日 和第六代哈伍德伯爵亨利·拉塞尔斯(1882年9月9日-1947年5月23日)结婚;有2子。
Dukeofgloucester.jpg 格洛斯特公爵亨利亲王 1900年3月31日 1974年6月10日 艾丽丝·蒙塔古-道格拉斯-斯科特(1901年12月25日-2004年10月29日)结婚;有2子。
George 1st Kent.png 肯特公爵乔治亲王 1902年12月20日 1942年8月25日 和希腊和丹麦郡主玛林娜(1906年12月13日-1968年8月27日)结婚;有2子1女。
Prince John of the United Kingdom 1913.jpg 约翰王子 1905年7月12日 1919年1月18日 13岁死于癫痫症

紋章[编辑]

Coat of Arms of George, Duke of York.svg
Coat of Arms of George, Prince of Wales (1901-1910).svg
Coat of Arms of the United Kingdom (1837-1952).svg
Coat of Arms of the United Kingdom in Scotland (1837-1952).svg
Coat of arms of George as Duke of York
Coat of arms of George as Prince of Wales
Coat of arms of George V in the United Kingdom (except Scotland)
Coat of arms of George V in Scotland

祖先[编辑]

軼事[编辑]

水手國王[编辑]

英國人稱喬治五世是“水手國王”。他雖抱病在身,仍熱衷於參加快艇比賽。他的父王死後,他獲得了國王專用快艇“不列顛”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把快艇進行改裝,作為賽艇出現。喬治五世除了喜愛賽艇和體育活動之外,還喜歡集郵。集郵是他經久不衰的一種愛好,也是一種最大眾化的蒐集活動。喬治五世出於愛國主義,他蒐集郵票時,把自己的興趣,限制在大英帝國統治下的各國。

英國皇室郵集[编辑]

英國皇室郵集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完美的郵集之一,郵集的部分郵品曾在世界許多大型郵展上展出過,包括1999年北京世界郵展,但是您是否知道,這部郵集之所以會有今天的規模,其主要歸功於喬治五世。首先開始編組皇家郵集的是維多利亞女王艾伯特親王的次子。 愛丁堡公爵艾爾弗雷德,他在1856年4月18日參觀DelaRue郵票印刷廠之後便開始了集郵活動。在1900年去世之前,他將郵集賣給了威爾士親王,也就是後來的愛德華七世。由於愛德華七世對集郵興趣不大,於是,他將郵集送給了他的次子約克公爵,也就是後來的喬治五世。

早在英國海軍軍校學習時,喬治就對集郵產生了興趣,到了1890年,喬治已經有了一部可觀的郵集,以至於在1891年出版的吉本斯目錄中已經記載了許多喬治收集的珍品。 1930年喬治五世購買了伯維斯的澳大利亞郵集,這是最後幾部原封不動買進的大郵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過郵商之手又原封不動購買的郵集越來越少。由於喬治五世對集郵事業作出的貢獻,1921年5月,喬治五世被列入“卓越集郵家名冊”之首。喬治五世逝世後,喬治六世繼承了這部郵集,再到目前的伊麗莎白二世負責,由於英國歷代君王都認識到集郵在創造國際友好關係這方面的重要性,因而在歷次的大型郵展上,皇家郵集的部分郵品都會拿出來,以饗廣大的集郵愛好者。

英屬地有很多郵票都是跟喬治五世有關的,其中英屬地第一套同圖郵票就是1935年紀念喬治五世登基25週年的。喬治五世曾經想收集完整英屬地的所有郵票,但是當他試圖去拍買一套英屬圭亞那的郵票時,受到了強力阻擊,成交的價錢高出了他所能接受的極限。這套郵票就是號稱世界第一的珍郵---洋紅一分票。這也成為喬治五世的集郵活動的一大遺憾。

紀念乔治五世的事物[编辑]

參考[编辑]

  1. ^ Sinclair, pp. 49–50
  2. ^ Clay, p. 71; Rose, p. 7
  3. ^ Sinclair, p. 69
  4. ^ Matthew, HCG (September 2004; online edition May 2009) .oxforddnb.com/view/article/33369 "George V (1865–1936)", 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i:10.1093/ref:odnb/33369, retrieved 1 May 2010 (Subscription required)
  5. ^ Clay, p. 150; Rose, p. 35
  6. ^ Buckner, Phillip, The Royal Tour of 1901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Imperial Identity in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n Historical Journal, November 1999, 41: 324–348 

外部链接[编辑]

收聽本條目
有声条目/幫助
媒體播放器播放/瀏覽器播放
有聲維基百科
13 July 2014{{{3}}}版,[[{{{4}}}]]。錄音不會自动更新。


前任:
愛德華七世
英國及海外領地國王
印度皇帝

溫莎王朝第1代

1910年-1936年
繼任:
愛德華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