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十四世·约翰 (1763-1844)
卡尔十四世·约翰 (1763-1844)from the Wikipedia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卡尔十四世/三世·约翰
Charles XIV John
Charles III John
Charles XIV John as Crown Prince of Sweden - François Gérard.jpg
卡尔十四世·约翰(瑞典和挪威国王)。 弗朗索瓦·杰哈英语François Gérard作。
瑞典挪威国王
在位 1818年2月5日–1844年3月8日
加冕 1818年5月11日(瑞典)
1818年9月7日(挪威)
前任 卡尔十三世/二世
繼任 奥斯卡一世

出生 (1763-01-26)1763年1月26日
法国波城
過世 1844年3月8日(1844-03-08)(81歲)
瑞典斯德哥尔摩
安葬 斯德哥尔摩骑士岛教堂
配偶 德茜蕾·克拉里
(1798年結婚;1844年夫逝)
子嗣 奥斯卡一世
家族 贝尔纳多特王朝
父親 亨利·贝尔纳多特
母親 让娜·圣让
宗教 瑞典国教
前为罗马天主教
簽章

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Jean-Baptiste Bernadotte,1763年1月26日-1844年3月8日),生于法国波城,1804年晋封法国元帅,1810年被选为瑞典王储,1818年分別以卡尔十四世·约翰Karl XIV Johan)和卡爾三世·約翰Karl III Johan)的名号加冕为瑞典国王挪威国王,在位至1844年去世。

早年[编辑]

贝尔纳多特生于法国加斯科涅波城,是当地检察官亨利·贝尔纳多特与让娜·圣让之子。他的教名为让·巴蒂斯特(Jean-Baptiste),后来受法国大革命的名字仿古風氣影響,又加上词源为“尤利乌斯·恺撒”(Julius Caesar)的“儒勒”(Jules)。他家族的姓氏原为德·布埃(de Pouey),在17世纪初改为贝尔纳多特。

军旅生涯[编辑]

贝尔纳多特于1780年9月3日加入法军,成为王家海军军团的一名上等兵,在科西嘉开始服役。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展露出的军事天才使他节节高升。1792年,他被提升为上校,到了1794年,他已经成为桑布爾与默茲军的准将。1794年6月26日,在儒尔当将军麾下效力的贝尔纳多特为取得弗勒吕斯会战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此后他成为方面军的将军。1796年,他为新败于奥地利卡尔大公的法军成功撤过莱茵河立下头功。1797年,他奉命率部从莱茵方面增援在意大利作战的拿破仑,在塔格利亚门图(Tagliamento)的作战中表现极为出色。1798年,他作为大使前往维也纳,奥地利人扯下使馆的三色旗后,以离职迫使奥地利屈服。

贝尔纳多特元帅

1798年8月16日,贝尔纳多特与德茜蕾·克拉里(Désirée Clary,1777年~1860年)结婚。德茜蕾是马赛一位丝绸商人的女儿,她的姐姐茱莉·克拉里(Julie Clary)是拿破仑长兄约瑟夫·波拿巴的妻子。7月2日至9月14日,贝尔纳多特任法国陆军部长,展现出极大的才能。在此期间他与波拿巴党保持距离,并拒绝为拿破仑在1799年11月发动的雾月政变提供帮助。1800年1月,他被任命为参议员。1800年4月至8月18日,他在旺代担任西方军团司令。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晋封贝尔纳多特等十八人为帝国元帅。1804年6月至1805年9月期间,贝尔纳多特在新近占领的汉诺威担任当地总督。在1805年的第二次法奥战争中,贝尔纳多特率领驻扎在汉诺威的第一军与友军协作,将马克指挥的奥地利军队合围在乌尔姆。因着他在奥斯特里茨会战中的效劳,拿破仑封他为蓬特科沃亲王。但是,在同年对普鲁士的作战中,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在耶拿—奥尔施塔特双重会战爆发时距离两个战场都近在咫尺,却无所作为,遭拿破仑严厉斥责。1808年,贝尔纳多特任漢薩城市总督。在对奥地利的作战中,贝尔纳多特率领萨克森军参加了1809年6月6日的瓦格拉姆会战,因作战不力被拿破仑解职。

成为瑞典王储[编辑]

卡尔十四世·约翰

愤怒的贝尔纳多特返回巴黎,内阁会议仍然信任他,并任命他担负起在荷兰防御英国的责任。1810年,在他正准备前往罗马担任总督时,他意外地获知他被选为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的继承人。这是因为大部分瑞典军人考虑到未来可能与俄国发生军事冲突,因此倾向于由一位军人出任未来的国王,另外也部分因为贝尔纳多特在丹麦的作战中对瑞典战俘相当友善,这为他在瑞典赢得了名誉。这件事是由一位瑞典大臣——卡爾·奧托·莫爾奈Karl Otto Mörner)完全出于个人动机独自决策的,并将瑞典王位继承权的提议告诉贝尔纳多特。贝尔纳多特将莫爾奈的提议转告了拿破仑,后者觉得整件事情实在荒谬。贝尔纳多特于是告知莫爾奈,如果他正式当选,他不会拒绝这一荣誉。瑞典政府惊讶于莫爾奈的无耻行动,当他返回瑞典时立刻将他逮捕,不过贝尔纳多特在瑞典最终还是得到了支持。1810年8月21日,他被选举为王储和摄政,统帅瑞典军队[1] 同年他放棄蓬特科沃親王頭銜。

瑞典王储与摄政[编辑]

卡尔三世·约翰加冕为挪威国王

11月2日,贝尔纳多特抵達斯德哥尔摩,11月5日,他接受了议会的拜谒,并被卡尔十三世国王收为养子,改名“卡尔·约翰”(Karl Johan)。这位新王储很快就成为全瑞典最受欢迎并且最有权势的人。老弱的国王和议会的终结使得政府大权,特别是外交事务,完全落入他的手中。他的整个政策以占领挪威为核心。很快,卡尔·约翰就证明他完全不是法国人的傀儡:1813年,他使瑞典与英国普鲁士——法国的敌人结为第六次反法同盟。这位瑞典王储在同盟经受了1813年5月2日在吕岑和5月21日在包岑的失败之后,给同盟带来了新的活力。他提出特拉成堡計劃,建议同盟避开拿破仑,只攻击他的元帅们。卡尔·约翰作为同盟北路军团的总指挥,在8月击败向柏林进军的乌迪诺,9月在邓尼维茨击败内伊。但是在同盟取得莱比锡会战的决定性胜利后,他转而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削弱丹麦并保护挪威,12月在波恩哈夫擊敗丹麥軍。1814年1月,戰敗的丹麥和瑞典簽訂《基爾條約》,把原屬丹麥的挪威割讓予瑞典。但挪威總督反對和瑞典合併,5月17日制定憲法,自行宣告獨立。卡爾·約翰勸降無效後,7月26日揮兵入侵挪威,8月14日就迫使挪威簽訂《莫斯條約》,同意與瑞典成立聯合王國入侵挪威之戰是瑞典至今最後一場戰役。

瑞典与挪威国王[编辑]

斯德哥尔摩的卡尔十四世·约翰骑像
奧斯陸的卡爾三世·約翰騎像

1818年,瑞典及挪威國王卡爾十三世(二世)死後,卡爾·約翰繼任為兩國國王,是為卡爾十四世(三世)·約翰,從此開創了貝爾納多特王朝。他繼位時在瑞典宮廷從羅馬天主教轉信路德宗。他從來沒有學習說瑞典語和挪威語,但依然有效統治兩國,因為當時的官僚都會說法語。卡爾十四世·約翰在位期間,歷時22年的約塔運河竣工,連接維納恩湖和東面180公里外的南雪平,直通波羅的海

他的保守政治雖然不受歡迎,但沒有危及他的統治。1840年瑞典議會議員曾聯手要他退位,但議會最終還是妥協了,換取國王進行改革。在挪威,他同樣無法達成強權統治,也無法阻止挪威人慶祝5月17日制憲日國慶。

外交方面,卡爾十四世·約翰意識到瑞典連年征戰,又失去芬蘭,國力已經十分疲乏,故奉行中立政策,不再干預歐洲事務。瑞典從此享有和平。

他在1844年3月8日逝世,由兒子奧斯卡一世繼位。克里斯蒂安尼亞(奧斯陸王宮前的主要大道,後來以他命名為卡爾·約翰大街Karl Johans gate);斯德哥爾摩也有卡爾·約翰廣場紀念他。

直系继承人[编辑]

注释[编辑]

  1. ^ (瑞典文) Ancienneté och Rang-Rulla öfver Krigsmagten år 1813

参见[编辑]

卡尔十四世·约翰
貝爾納多特王朝
出生于: 1763年1月26日 逝世於: 1844年3月8日
统治者头衔
前任:
創立
蓬特科沃親王
1806年 – 1810年
继任:
阿基爾·繆拉
前任:
卡爾十三/二世
瑞典國王
卡爾十四世·約翰

1818年 – 1844年
继任:
奧斯卡一世
挪威國王
卡爾三世·約翰

1818年 – 1844年